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企业新闻 行业资讯

电话:025-58201633
Email:liulin@njssdhb.com
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区江淼路88号腾飞大厦C座19F

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两高”工作报告总结一年工作亮点,以“最严尺度”守护绿水青山

2025/3/13

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上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从立法完善到监督问效,从司法严惩到检察护航,法治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过去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生态文明领域按下立法“加速键”,为绿色发展筑牢制度根基。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资源能源、生态环境领域立法。能源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能源法,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修订矿产资源法,依法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提高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平;两次审议国家公园法草案,初次审议原子能法草案,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

立法之外,监督职能的发挥让法律落地有声。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推动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防沙治沙工作情况报告,推动系统、科学、依法治沙,巩固和发展“绿进沙退”的好势头。检查黄河保护法实施情况并开展专题询问,依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司法系统以“最严尺度”守护绿水青山。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审结环境资源案件21.9万件,虽数量同比下降5.4%,但司法力度不减。过去一年,最高法严惩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违法犯罪,聚焦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秦岭生态保护等重大部署,严惩污染环境、毁林挖山等违法犯罪。例如,宁夏法院对非法捕售疣鼻天鹅、苍鹭等野生鸟类的罗某依法定罪判刑,帮助1100余只苍鹭重归蓝天。

同时,最高法协同生态环境部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陕西法院将出具222份虚假环境监测报告的公司和责任人员定罪判刑,并发出司法建议促推治理。最高法践行生态环境预防性、恢复性司法,判令责任主体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共计96亿元,同比增长87.5%。其中,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法院建立红树林协同保护机制,合力守护海上“绿色长城”。某生化公司在国家禁售“百草枯”后未召回已售产品,被环保组织提起公益诉讼,江苏法院依法判令召回、监督规范处置。山西法院审结一起环境污染案后,持续5年跟进,指导被告公司完成对1840亩、1600万立方米尾矿库的封场、覆绿,做实生态环境修复“后半篇文章”。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保障绿色发展。过去一年,最高检会同公安部等制定办理污染环境犯罪案件证据指引,起诉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3.6万人,办理公益诉讼5.7万件。会同生态环境部、水利部等深入开展长江、黄河、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推动全流域协同整治。部署福建、山东、海南等沿海检察机关服务海洋强国建设,指导内蒙古、宁夏、河南、湖北等地检察机关推动荒漠化防治、地下水保护、重点湖泊治理,组织西藏、青海等地检察机关助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微信扫一扫
关注顺水达公众号

版权所有 © 南京顺水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9202号